随时代之风再起舞 彰民族气韵向世界――中国动
新颜:在植根传统、创新表达中“活起来”“火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动画创新力量不断涌入,生产模式持续优化,衍生业态推陈出新。据中国动画行业研究报告预测分析,2023年我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将达到5亿人。新时代新格局中的中国动画,正呈现强劲的产业发展力和鲜明的艺术原创力。
记忆:不同年龄群体脑海里的中国动画
Y世代对中国动画的记忆既有深沉的爱,也带有一定的遗憾。他们童年印象最深的中国动画作品和Z世代大体相似。鲜明东方美学风格和优秀传统文化是Y世代对中国动画的深刻记忆,他们认为水墨、剪纸等是中国动画最具代表性的风格。受访的Y世代人群中,63.41%认为国内动画衍生市场得以发展的首要原因是支持经典原创,33.33%认为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培育成熟的动漫市场,28.57%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重视动画人才的培养。
“我又回来了,太带感了”“你不是一个人,疯狂打call”……Y世代成长于社会快速转型阶段,有多样化的代际特征,他们既是国漫发展的目睹者,又是中国动画转型的经历者。因此,Y世代对中国动画的记忆,有着更加多样的情感。
Z世代沿承文化传统,喜爱民族风格。他们童年印象最深的中国动画作品,主要有《大闹天宫》《西游记》《宝莲灯》《葫芦娃》等,43.59%的受访Z世代人群对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白蛇:缘起》等取材于中国神话、民间传说的国产动画系列更感兴趣,鲜明的东方美学风格和内蕴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是Z世代对国产动画最美好的记忆。
一名小朋友在江苏苏州邮政局展示《动画―哪吒闹海》特种邮票。王建康摄/光明图片
政策引航,民族动画再绽时代光芒。近年来,为提升中国动画产业效益,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政府相关部门不断出台利好政策:《关于动漫产业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通知》给予税收优惠和资金扶持;《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优化文化产业创新环境;《推动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9条措施》促进全产业链提质升级;“原动力”中国原创动漫出版扶持计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孵化原创精品……中国动画在政策引航下渐入佳境。
“孙悟空,绝绝子!”“姜子牙,冲!”“yyds”……作为网络原住民的Z世代,易接受新事物,他们既是国漫崛起的见证人,又是中国动画发展的助力者,更是网络新语的创作者。互联网是Z世代观看动画的主要渠道,在调研收集到的1202份有效问卷中,66.5%的受访者使用优酷、爱奇艺、腾讯等运营商平台观看国产动画,63.55%的受访者使用哔哩哔哩、AcFun等二次元平台。Z世代在弹幕或评论中常使用一些由他们创造的热门词汇,例如,爷青回、泪目、入坑、收收味等。
目前,中国动画IP开发主要集中在ACGN核心领域,相关公司缺少专事经营的人才,市场调研分析不足,IP延展布局受限,衍生设计的体系性和规范性有待加强。面对全球竞争,中国动画IP亟需深耕开发:一是聚资源、推巨制,构建共生共赢的国漫生态。持续孵化头部IP的同时,在叙事构架上为IP联动营造空间,逐步形成具有文化张力和美学魅力的国漫宇宙;二是全链条、全流程,改善产业上中下游的脱钩问题,完善动画IP的全流程运营,扭转当前产业中存在的设计、制作、合成等创作环节强,宣发、运营、合作等推广环节弱的现状;三是重保护、促原创,加强动画IP产权保护,通过完善法律政策、重视信用记录等手段,避免山寨频出的低维恶性竞争,激励内容原创、创新研发,共建健康环境。
让我们一起走进本期《光明调查》。
启航出海,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中国动画与世界动画的萌发几乎同步,并在上世纪迎来首个辉煌时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多部作品在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奥斯卡国际电影节、伦敦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等摘获奖项。20世纪90年代后,市场经济大潮和国外商业动画的冲击使中国动画经历了产业化转型的阵痛,在艺术与商业、传统与潮流、民族与世界的权衡中不断求索。在与全球接轨的过程中,中国动画通过《熊猫和小鼹鼠》《未来机器城》等作品的中外联合制作探索着国际化发展的突破路径,2019年登陆32个国家及地区的腾讯国际版则尝试以平台推广模式开辟海外动漫新市场。